大汾社区
导航: 首页 广东 东莞市 万江街道 大汾社区
大汾社区介绍
大汾社区
大汾社区,距离莞城街道西面6.1公里。东与上甲社区接壤,南与新村社区隔海相连,西与流涌尾社区为邻,北与小享社区、望牛墩镇的白市、扶涌隔海相连,面积2.6平方公里。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立村。本名汾溪,是宋朝“潢(涌)、麻(涌)、大(汾)、(石)碣”四大名乡之一。传说此村进士甚多,皇帝问大汾有多大,一进士答:“上至罗浮尾(土名),下至白市洋(当地水名),横行十八铺(一铺路等于五公里,其实指村中有十八间店铺),掂行(即直行)无计数,万六太医(一医生姓名),千七药材铺(药材店名‘千七堂’)”。皇帝听后,说是名副其实的“大汾乡”,因而得名。聚落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混二层楼房结构。农来主要种水稻,盛产塘鱼。有加工爆竹、烟花、药引厂。新建汾溪桥。乡道与广州至深圳公路相通,水路可航各港口。 大汾社区是一个呈带状分布的连体大村,有3个渡口:新村渡口、沙滘渡口、公路渡口。水路交通便利,船可航行到各港口。乡道混凝土路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直接相通。 1985年2月至1991年,兴建汾溪、汾新两座大桥。1992年8月,兴建村内主干公路——汾溪公路,改善了村的交通条件。 1980年前,大汾村农业盛产水稻、黄麻、花生、甘蔗、塘鱼等,后调整农业结构,转向发展商品农业——香蕉、蔬菜、瓜类、塘鱼等。 1994年前,以历史悠久的烟花、爆竹、爆竹引线等全民性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副业。改革开放后,内联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品有卫生纸、汽车喷涂漆、印刷品、玻璃工艺品、制铁罐、皮革、海绵、化工产品,制衣线、电池、羽毛制品、线路器材、线路板、绣花、红砖、制鞋、家具、织布、制衣、冷冻食品、调味品等。 至2003年,大汾村外资企业有:美国的杜邦华佳公司;香港的万顺化工厂;台湾的精俊玻艺厂、兴杰工艺厂、保罗生皮革厂。大汾村办的大汾砖厂和大汾联兴洗衣厂。民营企业有新发纸品厂、新达纸品厂、粤东彩印刷厂等24家。 1994年建起一座2200平方米农贸市场,吸引从商者经营摊档有360个档位。2007年,大汾村商店有200多家。 大汾是历史悠久的书画之乡。从明朝、清朝以来,群众喜爱书画。早期有何星榆、何泰崙、何友文、何文景等代表人物。1967年书画家何为回居大汾,培养了不少青少年书画爱好者,代表人物有:何成根、梁雨才、李皓东、何春、何敬贤等。1978年,何成根、李皓东老师在学校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生书画爱好者;1978年1月,东莞县文化馆举办了一期书法展览,大汾青少年的作品占有七成多。1978年5月,东莞县文化局在大汾召开全县书法现场会,推动全县书法艺术。 2004年,大汾社区投入50多万元开发书画艺术,挖掘书画文化资源,重新装修大汾书画社、添置相关硬件设施,打响“省书画之乡”的品牌。 2007年,社区总人口6099人,其中户籍人口3354人,外来暂住人口2745人,户籍人口从业人数1797人。全社企业及个体户173个,其中工业企业46个。经营收入1510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收入120万元,厂房租赁租金1173.3万元,铺租27.6万元,地租1376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8.9万元,其他收入42.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729万元,资产负债1016万元,资产负债率8%,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10668元 2002~2007年,大汾社区先后被授予“广东省书画之乡”、“东莞市文明村”、“东莞市村级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超1000万元”、“东莞市无毒社区”、“东莞市无‘黑网吧’达标社区”、“区党总支部先进党组织”、“东莞市卫生合格村”等称号。 大汾的古迹有建于明嘉清年间的连步桥、种德桥和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云桥,均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民冯麟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冯次淇-陆军中将。 [全部]
大汾社区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