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广东 东莞市 凤岗镇
村介绍
第一节位置区域 凤德岭村位于东莞市城区东南54公里处,隶属凤岗镇。距凤岗镇中心区3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分别为凤德岭村、狮石厦村、上村。凤德岭村东与官井头村狮岭相接,南与油甘埔村相交,西与塘沥正合村相连,北与塘沥村相邻,总面积为3.1平方公里。1966年,由广东省水电厅投资兴建的东深公路由凤德岭西侧穿过,南北走向,距深圳市中心28公里,距香港33公里。 北部的上村座落在矮岭山下,东南部的狮石厦村座落在狮岭山下,西南部的凤德岭村(自然村)座落在一座小山岗上。凤德岭村(自然村)与上村相距386米,与狮石厦村距离430米,狮石厦村与上村距离400米。 第二节建制沿革 据黄洞迥龙庵“十三位公祠”乾隆四十年“义建崇烈堂碑”的记载,在清朝初年,因逃避战乱和饥荒,客籍人纷纷由河南移居广东。顺治九年,卫主萧君(当时凤岗地区属南海县第七部,简称南海卫)公告招耕,因此13位公(凤岗客籍人的13位始祖)应招到凤岗开宗立业。后来,凤岗地区改属东莞戎厅,民国时属第四区,后改称三区。凤岗地区有三十六约(村),分设凤岗、塘沥、雁联三个乡。塘沥乡下辖八约(村),“八约”指凤德岭村、狮石厦村、上村、油甘埔村、塘沥村、芦竹田村、虾公潭村、楼厦村。乡公所设在端风小学,历任乡长:张明珠(油甘埔村人),张致修(上村人),张壬秀(油甘埔村人),张桂芳(油甘埔村人)、张兆昌(上村人),魏剑卿(凤德岭村人),黄学朋(凤德岭村人),黄青郁(狮石厦村人)。乡下设29保(100户为一保),上村为第24保,狮石厦村第25保,凤德岭村第28保。(段里“凤德岭村”指自然村) 民国36年(1947年)至解放前夕,全县分为6个区,58个乡,凤德岭属凤岗乡,乡长黄青郁(据资料记载:委任黄青郁任凤岗乡长的时间是1947年5月28日),乡公所设在凤岗圩圩门的碉楼。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0领导的东江纵队在塘沥乡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当时-和0两种政权并存),第一任乡长张军(油甘埔村人),第二任乡长江流(油甘埔村人)。第三任乡长张威廉(上村人)。1948年年尾,凤岗、塘沥两乡合并成立民主政府,乡长房哲群(凤岗排沙围人),指导员张文锋(凤岗黄洞人)。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1950年上级派来土改工作队,队长严福和(北方人),随后成立塘埔乡政府(塘沥片和油甘埔片合并),乡长张伯云(油甘埔人),副乡长陈桂凤。 土改后,凤岗地区划分为五个小乡——五堂乡、竹塘乡、塘埔乡、岭山乡、雁田乡。当时塘沥片、油甘埔片、凤德岭片合称塘埔乡,乡长黄源生(狮石厦村人),农协会主席黄永贤(塘沥村人),不久黄永贤出国,农协会主席由芦竹田村张慕荣接任。乡公所最初设在油甘埔江屋祠堂,后来迁到凤德岭村文郁楼。 1953年,各自然村先后成立互助组,凤德岭村、狮石厦村、上村三个自然村一共成立9个互助组。 1955年,狮石厦村、楼厦村、上村合并成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号称塘埔乡第一社),社长黄官和(楼厦村人);凤德岭村(自然村)、塘沥村、芦竹田村合并成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号称塘埔乡第三社),社长张官祥,生产主任杨仕生。 1956年,塘埔片成立大社(生产区),塘埔大社党支部书记张桂生。体制下放后,凤德岭村(自然村)、狮石厦村、上村合并成一个生产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张官祥(凤德岭村人),随后张官祥调往官井头公社农场,由黄庚接任支部书记。 1956年冬,塘埔乡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原八约的八个自然村,再加入碧湖村和凤凰围村合并成一个高级社),社长张官祥,副社长罗宋。 1958年10月,成立塘厦人民公社,辖管塘厦、清溪、凤岗三个地区。按军事化体制编制,凤德岭村属第四营,营长连文,教导员邹建祥(官井头村人),营部最初设在凤德岭村瑞龙公祠堂,后迁至文郁楼。 1959年,塘埔片合并成为“小乡”称塘埔乡,乡长张慕荣,支部书记张桂生。 1962年,凤岗从塘厦公社分出,成立凤岗人民公社,公社第一任书记张栢胜,随后凤德岭村、狮石厦村、上村合为凤德岭一个生产大队,下辖八个生产小队,黄庚任支部书记;黄官清任生产大队长。 1975年,黄庚调往凤岗水电会,黄官清接任支部书记,黄福如任副书记,支委张玉琼。 1977年,黄官清调往凤岗兽医站,由张冠强接任支部书记,张爱平任生产大队长。1978年至1982年黄庚任支部书记。 1983年,张冠强迁居深圳沙头角。黄碧山任支部书记。 1983年2月26日至1987年4月,凤德岭大队改为凤德岭乡,乡党支部书记黄碧山,乡长张秋发。 1987年10月至1989年9月,撤区建镇,撤乡建区,凤德岭乡改为“凤德岭管理区”,管理区支部书记黄碧山,副书记张秋发。 1994年,张秋发退休,黄碧忠接任管理区主任。 1996年,黄碧山病逝,由黄碧忠接任管理区书记。 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凤德岭管理区”改为“凤德岭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黄碧忠兼任村委会主任。委员:江伯友、魏德良。2000年,魏德良病逝。 2002年1月,凤德岭村委会第二届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黄碧忠,村委会副主任黄远文,委员孙镜珍。同时,各自然村组建村民小组,选举产生村民小组长。凤德岭村民小组长黄伯汉,狮石厦村民小组长黄雪明,上村村民小组长张振新。 2004年8月,凤德岭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黄碧忠,副书记黄远文、委员江伯友、孙镜珍、张忆新。 第三节自然村概况 建国前,凤德岭村、狮石厦村、上村三个自然村共有337户,1386人(据1949年初东莞县政府人口统计),拥有土地1484.53亩。 狮石厦村、上村的先祖在清朝康熙年间立村,凤德岭村(自然村)则在清朝雍正年才逐渐有村民落居。 凤德岭三个自然村,由于立村迟,他们的地理条件较差。土改前,凤德岭村人平土地1.07亩。这些土地都属于祖尝和少数人所有,所以解放前凤德岭村大多数村民都靠租种田地、打短工或挑担走脚为生。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土地调整,村民实现耕者有其田,人均土地达1.3亩。农业合作化以后,经过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良种、改革耕作技术,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土改初,凤德岭村的水稻平均亩产399.40斤,1985年,水稻亩产已达626斤。 改革开放活跃了凤德岭村的经济。20多年来,凤德岭村的干部与群众,在落实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开办工厂,由1983年创办第一间祥业毛织厂,至2003年全村拥有大小企业工厂123间。商业中心初步形成,依2003年统计,全村有大小商店356间。2004年,集体总收入(村、组)2449万元,纯收入1999万元,人平纯收17027.45元 凤德岭村属侨乡之一,清代乾隆年间已有人到海外谋生。200多年来,海外侨胞生息繁衍,其间陆续有村民出国发展,据2004年凤德岭村华侨人口统计(不完全的统计),华侨1355人,香港同胞625人,合计1980人,相当于现在家乡人口的1.07倍。自1913年创办端风小学以来,至1951年都是乡中华侨捐资办学,1952年端风小学转为公办学校后,华侨资助才停止。1991年,重建端风小学,乡中华侨(主要指塘沥村、凤德岭村的华侨港澳同胞)积极捐资160多万元。改革开放后,凤德岭村华侨张腾芳,港侨黄彦翔、黄碧良、黄肖英、阮慕良、黄耀彤等人回乡投资办厂。 狮石厦村 清朝初期,狮石厦村有五姓人:官、练、张、黄、吕,其中官、练两姓家族入居最早,从他们在村里的旧址和村民的传闻获得佐证。乾隆年间,官、练两族迁出狮石厦村(不知落居何方)。 康熙年间,吕、黄、张三姓族人入迁(详见第七篇第二章第二节)。当初,五姓人都是居住在狮石厦榕树头附近,黄、吕宗祠相邻。那时候狮石厦村叫长兴围,取长久兴旺之意,后来村民们认为大家居住在狮岭下,狮岭形似醒狮,狮头威武高瞻,山上坚挺两磐巨石,为了表达村民的雄心壮志,于是把长兴围改称为狮石厦村。 建国前,狮石厦村有84户人,共388人。大多数村民靠租种祖尝田或做小生意或打短工为生。由于土地贫瘠,终年缺水,当年水稻亩产仅300—400斤。建国后,经过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详见表一)。 改革开放后,村领导积极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工厂,现在狮石厦村拥有“三来一补”企业12家,“三资企业”2间,“内联工厂”15间。2004年村小组纯收入397.34万元,人平收入9438元 上村 上村主要家族有张姓、曾姓和江姓。曾姓在清朝初年由惠阳迁移到上村;张姓于康熙年间由惠阳迁移到上村;乾隆年间,江姓由凤岗虾公潭迁移到上村。三姓人聚居,如兄如弟,烟火相连,三姓宗祠同建在一个地方,相依相连。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多,曾姓和江姓逐步移居村子的东北部。从地理上看,上村是凤德岭村的“高原”,地势最高,空气清新,故得名“尚村”。清朝光绪年间,广东第一才子宋湘在纂香书室讲学,他曾在上村“天后宫”门题写一副对联:大庙庙神灵庇佑,尚村村老少平安。后人为了书写方便,将“尚村”改写成“上村”。 传闻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张姓田多,曾姓地多。村民以租种祖尝田地为生,无田地耕种的村民只好替别人打工或做小生意度日。建国前,上村有55户人,共有291人。 建国后,村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经过水利建设和生产技术改革,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详见表1-1-3-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村组领导招商引资开办“三来一补”企业4间,“三资”企业2间,内联厂1间。2004年村小组纯收入200.33万元,人平收入7154元。 凤德岭村(自然村) 凤德岭村比较狮石厦村和上村立村迟。立村之初,凤德岭岗古木参天,簕竹多,故被人们称为簕竹围,村民合众之力,蒙霜露,披荆棘,筑居而安。在开发过程中,有村民发现树上有一对形似凤凰的大鸟,大家都称凤凰是瑞鸟,它能给人们带来好运,是“英德”的象征。为着发扬美德,村民将簕竹围改称凤德岭村。“凤”意指凤凰,“德”指与凤凰一样美好的德行。至嘉庆年,阮氏由福建上杭迁入凤德岭村;道光年,魏氏和张氏由油甘埔村移居凤德岭村。 建国前,大多数村民由于无田无地,只好靠挑担走脚为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根据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户籍统计,凤德岭村有124户人,共580人。 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村民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党的领导下,经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改良土壤,改革耕作技术,粮食产量得到逐年提高。(详见表1-1-3-1) 改革开放后,凤德岭村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工厂和企业。目前村里拥有“三来一补”企业4间、“三资”企业1间、“内联厂”18间。2004年村小组纯收入399.30万元,人平均收入8318元。 还有2个地名与村同名:山西晋城陵川县附城镇村四川成都邛崃市夹关镇村 [全部]
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