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庄村介绍
-
苏庄村
-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西靠牛山东临丹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富甲一方,村内民居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自古就有“苏庄民居冠全县”的美誉。 苏姓何时建村已不可考,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后分成南北二庄。南苏庄在发展中逐渐没落,而北苏庄到明清时,有贾、杨两姓迁入。随着贾、杨两大家族的繁荣兴盛,村中人口剧增,村庄扩大,形成今天的北苏庄。 贾氏家族是北苏庄第一大姓。根据现存的“贾氏世系图”和“创建宗祠碑”记载:贾氏始祖名贾景通,于明嘉靖年间携家由长治县西和村迁来,最初从事农耕,后又以商贾起家,逐步发迹。经商致富后的贾家十分注重教育。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贾氏五世孙贾松年中甲子科武举开始,此后贾家许多人逐步步入仕途,贾家逐渐鼎盛起来。贾家当年在村中修建大量住宅大院,虽然不少院落已被毁,但保存比较完好的有“长门院”、“老桥底院”、“贾氏老院”、“九宅院”等。透过这些古老的建筑,可以想象到贾家昔日的繁荣兴衰。 杨家比贾家来得晚,但后来居上,财力远超贾家。据杨氏家谱记载,其家原在高平赵庄村,约在明末清初时,其始祖杨希清才率家族迁至苏庄村。此后杨家人丁兴旺,分为北杨、南杨和东杨三枝。从那时一直到清末民初的300多年间,杨家世代经商。鼎盛时期,店铺遍及河南、湖北等地。从清乾隆初年杨家发迹起,便开始耗资在村中大兴土木,建造宅院。直至清道光年间,杨家先后在苏庄建有大小宅院近百个。现在保存较好的有“翠锦堂”、“七宅院”、“沟底院”、“油房院”、“杨家老院”、“东棱上院”、“杨家东院”等。 杨家宅院三进以上的串串院居多,代表性的“翠锦堂”内建院落多达六个,除主体大院和书房院、马房院外,还有占地七亩的大花园。杨家财力雄厚,几乎所有的院落大门均是台基高筑,门面修得高大宽敞,不少院落大门还采用了数米高的砂岩石柱撑顶,上有木雕、横枋、雀替,下施石雕柱础,大门上为精致的眺阁,迎门为工艺精细的砖雕照壁。如从大门外看,总体建筑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住宅厅房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家族特有的居住格调和阔绰。 北苏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并巧妙地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无论是院内院外,还是房上房下,都随处可见雕刻精细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墀头、斗拱、雀替到础石、门窗、照壁均是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居民建筑艺术珍品。 。还有22个地名与苏庄村同名:山西晋城高平市建宁乡苏庄村山西晋城沁水县端氏镇苏庄村山西晋城沁水县苏庄乡苏庄村山西运城夏县尉郭乡苏庄村贵州贵阳白云区沙文镇苏庄村山东济宁邹城市钢山街道苏庄村山东济宁任城区石桥镇苏庄村贵州毕节市赫章县古基乡苏庄村山东济宁微山县欢城镇苏庄村河南南阳镇平县遮山镇苏庄村山东济宁嘉祥县梁宝寺镇苏庄村山东济宁梁山县馆驿镇苏庄村江苏泰州姜堰区兴泰镇苏庄村山东济宁兖州区王因街道苏庄村北京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村贵州铜仁市德江县堰塘乡苏庄村查看全部23个苏庄村>>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