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店村介绍
-
汤家店村
- 汤家店村坐落在浣东街道的中西部,距街道办事处约7公里,汤城公路,五一至古里桥公路穿越本村,交通便捷,全村总户数976户、总人口2505人,区域面积5.30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100亩、山林3300亩。 1949年5月7日,诸暨解放,同年设立汤家店村农会,设农会长、副农会长,隶属于长和乡人民政府领导;1953年改为人民代表制。设代表主任;同年开始走互助合作化道路,设互助组;1954年下半年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低级社)---设一社、二社;1956年上半年成立高级社---红光社,设社长,副社长;同年10月由高湖大乡领导;同时成立红光社党支部;1958年10月,由浣纱人民公社长和大队领导,红光社改为红光生产大队,下设16个操作组;1961年10月改为红光生产大队,设大队长。下设20个生产队(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由高湖公社管理委员会领导;1964年四清运动,改设16个生产队;1968年上半年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由高湖公社革委会领导;1971年恢复大队党支部;1978年建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1980年改设32个生产队,1981年下半年自发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1982年改名汤家店村生产大队;1983年9月改为汤家店村村民委员会,下设32个村民小组,设主任,副主任,由高湖乡人民政府领导;1992年5月,高湖乡并入双桥镇,由双桥镇人民政府领导;1996年建制,下设16个村民小组;2001年,双桥镇并入浣东街道,汤家店村由浣东街道办事处领导。 1971年上半年,恢复党支部,由汤仲校任书记; 1975年由汤仲校兼任革委会主任; 1978年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由汤将信任大队长,由方吉云任大队党支书; 1980年,原16个生产队一分为二,设32个生产队。 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改名为汤家店村村民委员会。 1984年4月,选举产生方生清为村党支部书记,选举方吉云为村主任,汤将信为村生产合作社社长,下设32个村民小组。 1986年,由陈铁永任村支书。 1987年4月由汤伯钿任村支书,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由汤将信任村主任。 1990年3月,由汤伯钿任村支书兼任生产合作社社长,选举汤将信为村主任。 1992年5月,高湖乡并入双桥镇。 1995年由方吉云任书记,方立任行政村负责人。 1996年上半年,由镇党委下派镇党委委员方生清任村党支部书记。 同年10月,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汤苗根为副主任,高渭月、方元明为村委委员。 同年10月,进行建制,即口粮田、责任田分离,下设16个生产队。 同年,成立村老年协会;全村责任山、自留地进行调整,并集中发包。 1997年,由汤将信任村支书。 同年,村无偿拨6.2亩土地,捐款21万元给上北学校修缮校舍,同时恢复“上北学校”校名;村出资25万元,对剑沿水库进行加高加固;村出资20余万元联合沿线各村古里桥至汤家店菜场沙改油工程。 1998年下半年,由陈铁永任书记(因汤将信车祸身亡)。 同年,街面路硬化,全长约450米。 1999年6月,选举汤苗根,方国美为村党支部委员,汤苗根任书记。方国梅任副书记‘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选举高渭月为村委委员。 同年,村出资7万元,组织村中道路硬化。 2000年,村发包水田900余亩,发展养蚌业;老年协会迁址,整网增容至330KVA。 2001年,村总投资100余万元,联合受益村,进行汤城公路硬化,菜场至东江桥,全长约5.5公里。 2002年4月,选举汤苗根,方国美,汤伯钿为村党支部委员,汤苗根为村书记。 5月,选举方全根为村委会主任,方国苗为副主任,高渭月、汤剑鑫、汤仲国为村委会委员。 9月20日,全街道老协会会长会议在本村老年活动中心举行。 10月,汤城公路菜场至古五路段硬化,全场约320米,村出资约10万余元。 2007年1月,方海良为村党支部负责人。方志贤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8年4月,选举产生方海良为村党支部书记,汤志毅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08年村投入近100多万元,建造了村级自来水工程。 2009年11月村投入19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009年投入12万元建造后湖底洗浴塘工程 2010年1月至12月村投入近600多万元,进行电力整网工程。 2010年3月村投入40万元左右,建造修缮了公厕、体育公园等村民密切关注的民生项目 2010年4月投入30万元对村级道路进行修理硬化; 2010年4月投入80万元建造蒋高坞山塘水库工程,有望在明年4月份竣工; 2010年12月村投入近33万元解决全村医疗保险交费。 2011年4月选举产生方海良为村党支部书记,汤志毅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2011年7月至12月,诸绍高速公路在汤家店村村内工程建设。 2011年9月,诸暨市三环线汤家店村村内工程建设。 2011年12月,村投入32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