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下草村
导航: 首页 福建 漳州 漳浦县 绥安镇 顶下草村
顶下草村介绍
顶下草村
顶下草村位于绥安镇最靠东边的村庄,由顶草、下草2个自然村组成行政村,位于岩山北麓。东邻赤土乡万安村,西邻下梧村和万安农场,南邻大埔村,北邻源自岩山南陂的下草溪向北环绕岩山下,流经顶草、下草向东流入赤土乡界汇入浯江溪。 全村有耕地面积570,其中水田325亩,农园245亩,有山林地2400亩(山上种林、山下种荔枝、龙眼等)。 现有144户,636人,其中60岁以上66人。 【政区沿革】 顶下草清代属七都万安保,民国29年属四股乡,(民国33年与海乌乡合并为浯江乡)万安保所辖。新中国初期属第八区(浯江区)赤岭乡所辖。1956年10月浯江区合并旧镇区,赤土岭乡合并于荷山乡,顶下草随属旧镇区荷山乡管辖。1958年9月属浯江公社(1961年7月合并于旧镇公社)顶下草大队,1961年,顶下草大队改属城关公社,1984年9月改属为城关乡的顶下草村,1988年5月城关乡合并于绥安镇、顶下草村属绥安镇所辖属。村辖顶草、下草。分3个村民小组。 【姓氏源流】 顶草社:59户、261人,余姓58户、254人,祖源来自石榴镇温斗村,有祠堂,具体源流不尽详,按唐代有“开漳耄宿”,余恭纳,也许系其族人。 朱姓1户、7人,祖源由赤土镇山南村迁入。 下草社:85户、380人,林姓60户、293人,祖源来自旧镇浯江村。 吴姓15户、82人,祖源来自石榴镇象牙村; 庄姓2户、10人,祖源来自赤土、桥头村。 吴姓清代有祠堂、已废。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农工商各行业迅速发展,致力发展多种经营。 主要的农产品有稻谷、蕃薯、花生、黄豆、蔬菜等荔枝、龙眼、荔枝、桃、李、枇杷、杨梅、蜜柚、柑桔、香蕉等水果。 有养猪户23户,养鸡鸭鹅6户,淡水养鱼户4户,面积40亩。 有建筑队2组24人,搅拌机1组,室内装簧2人,电焊1人,捆钢筋8人。 有农用车9部,手扶拖拉机2部,铲车1部,小车10辆,摩托车96部。 富余劳力,出县外务工50人,经商开店4家,在本县内务工80人。2012年粮食产量329吨,蔬菜产量328吨,水果产量431吨。生猪出栏780头,鸡鸭出栏3750只,水产品产量187吨,全年工农业总产值97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950元。 【基础设施】 村部:建在下草社,1990年建,占地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 小学:1990年建下草小学,新校园,新教室,2000年合并万安小学。 老人活动中心:址设在村部,2011年9月年成立村老年人协会,会员66人。 医疗卫生:经县卫生主管部门批准,1996年7月设立村卫生室一间,医技2人。2006年村民开始参加“新农合”,现参合率达99%。 电力供应设备:1986年开通供电,现村民用电率100%,村民拥有电冰箱86台,洗衣机31台,空调器46台,其他电风扇、电饭煲、电热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厨房燃料、液汽、以电为主,用沼气28户,用柴禾和煤炭的农户占少数。 生活饮用水:家家户户自挖井,取井水饮用。 通讯、电视:有电话机110部,手机410部,电视机30台。 村道建设:2007年建一条2.9公里的村道,村民投资80万元,上级补助50万元。 【祠堂】 顶草余氏祠堂:位于顶草自然村,始建于清代,1953年曾用过学校,2006年翻修局部屋面,但现状仍较为破旧。祠堂沿中轴线依次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组成。祠堂坐东北朝西南,悬山顶,燕尾脊,土石墙体红瓦屋顶,堂长19.0米,宽10.3米,建筑面积190平方米,门厅、其前檐处中开大门,配花岗岩方形石墩,门上挡板写有“团结紧张”等革命标语,门侧开有竖木方形棂窗,左右各1体式相同,规格均等,厅内面阔三间,进深二柱,覆盖式石础,抬梁式木架构,天井庑廊,位于祠堂中间,天井内置二层石阶,两侧庑廊则各有二柱承重,石柱接木柱,无柱础。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均为木柱石础,抬梁式结构。祠堂正堂内的墙面上多处写有革命标语,深深地烙上时代的烙印。 【庙宇、寺、宫、观】 下草王公庙:位于下草自然村,始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悬山顶,燕尾脊,土木结构,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庙为单间正殿,外带三沿六角焚香炉,中天门,竖柱方形木棂窗,素面条石堵墙,门边一幅对联“唐史无人修烈传,漳江有庙祀将军”。横批为动盖霞漳,棂窗之上的挡板上写有“清风”、“明月”字样。庙内九檩支撑屋面,无其它梁架,亦无柱子,为实体单间。庙内供奉“开漳圣王”等三尊神像,庄严肃穆。据当地村民所述,此庙前原有三只石狮子,现仅余一只。 【百年大树】 大古榕二株,在下草社楼地处 【新中国人物】 余锦标:赤湖公社党委副书记 [全部]
顶下草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