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陡沟村介绍
-
大陡沟村
- 大陡沟村位于莱城东北10公里处。东与柳龙崮村接壤,北面是铜山村,西接黄崖头,南邻大古山村,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盛产花生、红薯。全村共有耕地570余亩,150户,总人口473人。 据张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张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址在陡峭的沟内,曾名陡沟,因重名,改称大陡沟。现村中有张、田、宋三姓。三姓中以张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据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王善保•大陡沟。”1941年,莱芜划分三县,大陡沟村属莱东县永和乡;1945年,恢复莱芜县后,大陡沟村属莱芜县白龙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划归苗山区(即第九区):1958年春称苗山乡大陡沟村,同年成立人民公社,属苗山人民公社管辖;1985年,张家洼建镇,大陡沟村划归张家洼镇管辖;2001年1月,归张家洼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大陡沟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8年村中有党员3人,他们是张思灿、张思敬、宋曰兰。他们在村中组织群众,发展武装力量。1939年10月初发生的陡沟战斗,村民们在他们3人的带领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解放初,大陡沟,黄崖头成立大陡沟村,开始了由互助组到农业合作社的转变。1955年村民全部入社,负责人吕少壁。1958年加入到苗山人民公社。1962年,黄崖头分离出去。 大陡沟村很早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他们崇尚现代文明。前清时期建有私塾,抗战时期,村中已办起抗日小学,校址就在村长张思灿的后北屋,共有学生10余人,教书先生姓赵、北山阳村人。日寇投降后,学校搬人黄崖头村。解放后,村中又出现了半工半读学校。1958年办起村民小学,有一到三年级三个班,作为黄崖头小学的分校。1970年办起全日制小学,同时办起了夜校,成立扫盲识字班。1996年响应上级号召,合班并校,并入于家庄小学。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陡沟村已升人大专院校20多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考入山东中医大学少年班就读的张效霞,现在省中医院工作。 大陡沟村属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解放初期,尽管村民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仍没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1969年,在村支书张思全等一班人的带领下,大陡沟村开始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变革。村民们在村东利用手提、肩挑、夯筑等古老的方式,利用一个冬天的时间修筑一座小型塘坝,库容量300余立方。 1975年,苗山人民公社统一调配民工,修筑二期工程。大陡沟村又成立以张效孔为队长的战山河民工队,开沟挖渠千余米,开山炸石修筑扬水站,使清澈的河水流人久旱的农田,从根本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作物也由过去的一年一熟变成两年三熟。大陡沟人并没有满足,他们在支书张思全的带领下,继修筑大坝之后,利用农闲时间,筹集石材千余方,水泥百余吨,修筑三座拦河坝截流,蓄水500余立方,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他们开沟挖渠,平整土地,加强田间管理,三年之后,每家每户都有余粮。于是村民们开始成立建筑队,外出打工,经济搞活了,村里各项工作自然好做了。村民富裕了,吃水难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大陡沟村人的一大难题。原有的水井不卫生,且天旱时常断水,于是村民到外地请来了打井队,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上了深二十余米的压水井,基本上解决了村民们吃水难的问题。近几年又在山泉涌出的地方建起蓄水池,把清澈的山泉引到农家。 2000年,村支书张思利带领全体村民抓住张家洼办事处山岭开发这一大好时机,在办事处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抽调一台挖掘机,整修道路,把过去的羊肠小道开挖成4米多宽的土路,近5公里,使得农用车能开到田间地头,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也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