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温石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羊里镇 东温石村
东温石村介绍
东温石村
东温石村隶属莱城区羊里镇,位于莱城西北20公里、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西与西温石村相连,西北、东北分别是西魏庄和址坊村。人口1145人,耕地1001亩,山场350亩。 据村碑记载,相传村旁地上有一石块,四季常温,雪落即化,因而得名温石埠。后分成两村,该村居东,称为东温石村。又据传说,村中有一农妇,给在村旁做农活的郎君送饭,赶活郎君未能及时用饭,农妇便将饭菜放在一块石头上。等了好久,当农妇拿起饭菜让郎君吃饭时,饭菜依然温暖如初。一摸,原来石块是温的,人们取名为“温食石”,后演化为“温石”,温石埠由此得名。 根据传说,本村建于元末年间,由高、阮两姓最早居住。又据《纪氏族谱》记载:“纪姓是因大沙坨中妖魔横行,名曰花子军吃人,有数拾州俱无人烟,由即墨迁来温石埠。”现村中有纪、张、王、郑、田、马、卢、刘、李、朱、闫、辛、杨、任、尹15姓。 1946年至1958年,东温石属莱芜县仪封区杏山乡管辖;1958年10月起归大王庄公社管辖;1964年5月归羊里公社(镇)管辖。 东温石村,北距国家森林公园大舟山约3公里,北、东两面环山,北靠丘岭山地;东南为蟠龙山、溃龙河,羊址路贯通南北;南为平原耕地,境内有丰富的地下铁矿资源,现有莱钢莱芜矿业公司下属铁矿一处。 村中有庙三座。其一是镇武庙,两次修建。第一次邢茂端、张守风、陈明学三人领头修建。第二次由纪方元负责修庙,陈兴圣负责塑像和画像。其二是观音庙,此庙规模较大,占地二亩,建筑古雅精致,青瓦灰壁,有东西两廊房。大殿中供奉观世音神像,两边有站班神像。庙中还有斑疹庙、送子娘娘庙。其三是关帝庙,只有一小石屋,系清光绪十三年建,庙南十多米处有一古槐,此树自建村就有,虽树干中空,但仍枝叶茂盛。镇武庙、观音庙建设年代无考,现无留存。纪氏家族中纪尚宾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系莱芜纪氏六世孙,明朝嘉靖年间人。,其人体魄健壮,练就一身好武艺,因痛恨当时统治者的压迫,便聚集一伙武艺高强的人士,揭竿而起,占山为王,起名“纪家寨”。并与拳师辛存祥,和在城皇岗占山为王的李瘸子联手,对抗官府,劫持皇家贡品,劫豪门富翁,行杀富济贫之举,在当地声望很高。当时统治者对其恨之入骨,多次镇压不能得逞。在纪尚宾之母亡故办丧时,官府设计,指使其舅借受谢之机,将纪砍头。“温石埠的哀杖——指不得”歇后语源出于此。纪尚宾死后,纪家寨的人给其铸了一个金头,并在好几处堆起坟头。有好多想发财的人,找其金头,不得收获。纪家寨现仅有遗址残存。 东温石人大多朴实厚道,有互帮互助习惯,最早有私塾教师刘玉德,他是当地有名的大先生,专门处理红白公事、民事纠纷,威望很高。东温石人更有爱国卫家的光荣传统,踊跃参军者众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就有9人。 东温石人注重教育。最早的学堂建于1919年,分为男子学堂,女子学堂,校长为张玉河,被招学生30余人。建国以来,村中考入中专以上学生100多人,成为名人辈出的村庄。田林斋是南京军区的副军长,卢诗喜为济军区团级干部,纪瑞甫是莱芜县最早的实小校长。副县级以上的干部有7人。 东温石人热爱文艺。温石村业余剧团成立于1946年,县文艺工作者陈勉甫亲自到温石埠指导组织秧歌队、现代剧宣传党的政策,纪长龙、闫振文为温石剧团具体组织者,所演节目在当时影响较大,其中有现代剧《钢碑民辩、救护伤员》等。那时剧团在全县几个大村巡回演出一个月,温石剧团又与邻庄戏曲爱好者汇集成一个大剧团,村中建起大戏台,每个演职人员凑粮50斤购置了乐器,所演《两狼山》、《燕王扫北》等成为代表剧目,后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剧目,由团长纪荣海带队,在羊里公社经常巡回演出,至文革结束。 为改善生产条件,1990年利用村南大铁矿水源,建设了南水北调工程,埋设地下管道1100米,机电配套,投资10万元。1995年建设了蟠龙山风力调水工程一处,建2000方大水池一座,投资8万元。1999年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完善,增设管道,重新机电配套。 2002年5月至7月中旬,打深水井一眼,深263米,属羊里镇境内“第一井”,总计投资16万元。2002年4月用风化沙硬化街道,使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 东温石村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村庄,随着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一个新天地,它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
东温石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