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庄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莱城区 苗山镇 常家庄村
常家庄村介绍
常家庄村
常家庄村位于莱城北15公里,苗山镇政府西南8公里处。嘶马河北岸、之沟西岸的交汇处。沿河向东为铜山村,向西为王家胡同村,村后是行当山,村前是运粮山,翻过运粮山便是张家洼镇的黄崖头村。全村现有75户,228口人,耕地250亩。 据玉皇庙碑文记载,明朝天启年间,有姓常的人家从冀州枣强迁此建村,以姓名村,庙与石碑已毁于文革中。村中有刘、魏、吕、李、孟、谷六姓,刘姓人口居多。现村中已无姓常的人家,其原因不明,据说全部死于灾荒。但有常家林尚存,旧址在村西,现有魏述连在旧址建起了油坊。先前村里还有一户姓窦的,只有一个老头,人称“窦二”,文革期间迁入张家洼镇王家庄村。常家庄自古隶属于铜山村,1962年从铜山分离出来,成立常家庄大队,后改为常家庄村。 据《莱芜市志》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常家庄隶属二区永和乡;后划归白龙小区;1950年10月划归苗山管辖;1951年3月属九区;1958年10月改称苗山公社;1985年11月划为见马乡;2001年又归属苗山镇。 村东有座关帝庙,庙有二间屋,周围有院墙,大门朝西,里面有很多石碑,文革时拆除。村南还有一座土地庙,也在文革中废除。以前,村中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只有一条东西大街,街中央有一棵古槐,它静静地站在那儿。古槐经历了多少岁月,也无从查考。现在古槐上部已折断,树桩上又发出了新枝。 清朝末年,李玉润中秀才,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本地庙宇的匾、碑及林地的碑文皆他题写,曾批准作为县官的秘书资格。县官可随时调他去起草文件。民国时期,村里还出了一位孝子,名叫谷三子,地无一垄,又加身体残疾,因而一辈子要饭。每次要饭回家,将细的让给母亲吃,自己吃粗的,其母活到105岁。村里还有一位老石匠,名叫刘让孔,技术超群,名扬八乡。邻村有什么石匠活,大都找他干。他垒地基、打石磨、打石料、刻碑文等,打狮子是他的绝活。他打的狮子,眼珠能在眼眶里转动。战争年代,魏少堂、刘训福参军,在部队成了干部,魏少堂转业后,在桂林市水电局任科长。刘训福转业后,在黑龙江军团农场工作,退休后到滨州休养。 常家庄以前没有学校,文革时拆除庙宇,改建为学校。当时常家庄小学共两间教室,一至五个年级,复式班。1981年常家庄小学与铜山小学合并。恢复高考后,村里先后有几个学生升人高等院校。刘明考入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在泰安工作。李明春考入山东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工作。 1976年,村里通了电,从此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1980年,铜山管区集中全管区的劳力,在簸箕山后之沟修了一座水库,名为“向阳水库”。根据各村占地多少,约定上方山村在库里养鱼,常家庄用库水浇地。村里修了一公里长的水渠,旱田变成了水田。 村庄坐落在岩石上,村里没有水井,吃水全到村东水井去挑。村东之沟的洼地,是村里唯一的菜园,这口水井供全村人吃水,同时兼浇这片菜园。这口水井到底已有多少年,已无法考究。 常家庄土地属青石山地,常年种植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高级社时,铜山村将簸箕山后面的沙质地划给常家庄,从此才‘有了少量的花生地。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村里的经济带来了活力。村民纷纷到外地打工,刘训奎贩羊,年收入几万元;魏述连搞经销,资产多了以后又办起了油坊,生意兴隆;魏述义夫妇在莱城开了美发厅。现在村里又在簸箕山后面办起了长石场,经济效益很好。村里有多数农户都安装了电话。 常家庄背靠行当山。山顶的岩石上是褐铁矿,叫红石岩,远远望去像一道赤壁。村东簸箕山,山上长满了各种果树,有大枣、梨、杏、桃、苹果、山楂等。春天,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秋天,果实累累,压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村前有苗山通往张家洼的公路,公路南边即嘶马河,河对岸是悬崖绝壁,石壁上长满了柏树、槐树等,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在峭壁上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口像牛鼻子,因而得名“牛鼻子洞”。河床上有一巨石,高二米,像“中流砥柱”。千百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洪水,不知经受过多少惊涛骇浪,但它岿然不动。村西是一片柿子林,每到秋末冬初,柿叶变红,煞是好看,让人不禁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6个地名与常家庄村同名:山西晋中和顺县李阳镇常家庄村山东青岛黄岛区六汪镇常家庄村山东青岛胶州市杜村镇常家庄村山东青岛胶州市铺集镇常家庄村山东济宁邹城市中心店镇常家庄村山西长治武乡县故城镇常家庄村 [全部]
常家庄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