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徐村介绍
-
陈徐村
- 陈徐村地处杨庄镇北部,距镇政府约3公里,0九公路沿村西、村北绕过,北临赢汶河,周边与东李村、小埠头村、西宅科村、张里村接壤,地势平坦。全村320户人家,986口人,耕地1008亩。 据村碑记载,陈徐村系明朝洪武年间从新泰的徐家庄迁来,距今已有600来年,徐姓建村取名徐家庄。明末陈姓迁来此地,在徐家庄西建村,取名为陈家庄。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间),陈、徐两姓合村为一,取名为陈徐村。全村有13姓,分别是陈、徐、李、张、刘、韩、宋、周、屈、王、朱、田、侯。其中以徐、李为多户姓,约占人口70%。 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徐家庄和陈家庄为张里保;后莱芜划区,陈徐隶属水北区张里乡;后随区乡行政变革,陈徐村均属张里乡所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杨庄公社管辖;之后公社更名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解放前到1952年,农民的生产形式是“单干”。1953年村里几户农民自愿结合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村里先后成立了两个初级社,西头叫居民社,东头叫胜利社。1956年两社连张里村合并成为一个高级社,下设5个股,分别是生产计划股、财会股、治安股、饲养股、副业股。在分配形式上初步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以后实现了公社化,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到处呈现新气象: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陈徐大队投资10万元建成了占地6亩的全公社第二个影剧院,在传播文化、宣传时事政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战争年代,陈徐村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贾汉英同志任妇救会会长,工作勤恳,积劳成疾,为革命工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汝浩、屈学源、陈吉祥、徐化清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为祖国的解放立下了功劳。抗美援朝时期,徐干田、侯长水、李汝法、张西河、李荣清、李柏清、李汝明等有识之士,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毅然报名参军赴朝作战,显示出陈徐村人的爱国胸怀。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陈徐村很多青年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兄妹,应征入伍,有的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贾汉英(女)、李灿富、宋世忠等革命先烈的英名将永远铭刻在陈徐村人民的心中。 陈徐村地处平原,水肥地壮,靠O九公路要道,集市贸易活跃,商家云集,相继有外地村民20余家在陈徐投资办厂,为陈徐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青年农民屈传彬,1995年投资400万元兴建了占地16亩的“顺发冷藏厂”。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屈学君,1997年投资200万元兴建了占地6亩的“聚兴冷藏厂”。屈学臣又于2001年投资200万元建起占地约7亩的“盛杰冷藏厂”。他们诚信办厂,严把质量关,加工后的农产品销往祖国东北、西南及南方各省市,并远销美、日、韩等国,深受中外客商欢迎。他们不仅为广大农民群众解除生姜、大蒜销售后顾之忧,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他们富了不忘国家、集体,积极投资踊跃捐款,发展村内福利事业,支援学校建设,受到各级领导表扬。 解放前陈徐村农业生产水平相当落后,农作物两年三熟,产量很低。解放后利用集体的量,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66年村里成立了科技专业队,开展科学种田科学管理,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同时大力兴办副业,先后建起果园、木业组、铁业组、养猪场、饭店等,集体经济不断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各项经济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很快。村委会又带领村民进行新村规划建设,先后拆迁房屋900余间,拓宽财源大街,修通前街和中心街,修筑桥涵7处,铺设路面15000平方米。在新村建设中,干部、村民、工商业户积极捐款集资27.2万元。现在0九路两侧商家林立,木业、铁业加工、机械修理、水暖器材销售、陶瓷经营、面粉加工、摩托车经营、加油站、恒温库等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很快,许多人率先致富,成为民营经济的带头人。 陈徐村有着崇尚文明重视教育的好传统。建国前村里有私塾。1954年起创办初级小学。后来随着学生增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69年村里集体投资新建校舍24间,占地约20亩,方便了群众子女入学。1985年村委响应上级校改号召,整修校舍,添置办公用品,学生用上全新木制桌凳,教学条件更上一层楼。2000年陈徐村幼儿园被授予“市级规范化幼儿园”。学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向各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自恢复高考以来陈徐村考人大中专院校学生已近百人。20世纪60年代,李水清是陈徐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陈徐村依托生姜、大蒜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村民发家致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该村率先建成电话村,2001年7月被莱城区评为“手机村”。陈徐村先后被莱芜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法德结合、文明理家”示范村,被莱芜市评为个体经营工作先进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