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峪村介绍
-
凤凰峪村
- 凤凰峪村位于莱城区东南22公里,棋山以南2公里处。东邻黄庄村,西接莱芜钢铁总厂第二钢厂生活区,南与黄庄镇刘家庄村毗邻,北与涝洼村紧紧相连,北东南三面丘陵环抱,自然风光秀美。据2002年统计,全村共有王、亓、李、尚、张、段六姓,318户,972口人,均系汉族,耕地面积600.9亩。 据《中国村庄记事》记载,很久以前,一对凤凰曾在此处落地,并啄一清泉,人称凤凰泉。明洪武二年(1936年),尚、陈二姓分别由莱城尚家庄、-县迁此建村,村名以泉水命名,始称凤凰泉。后因村址建于沟峪内,改称凤凰峪。 明末清初,全县划分为十区,凤凰峪村属四区(颜庄区)所辖;1941年四区属新甫县;1945年4月回归莱芜县,凤凰峪村属颜庄区所辖;1951年改称第七区;1955年称颜庄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颜庄区划分为郑王庄乡和颜庄乡,境地属郑王庄乡;同年10月郑王庄乡改为郑王庄人民公社;1959年2月,郑王庄、颜庄两个公社并为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属颜庄办事处;1985年10月,撤处并乡设立里辛乡;1995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里辛撤乡建镇,从此凤凰峪村属里辛镇管辖延续至今。 凤凰峪村建村已有600多年,建村之初只尚、陈二姓,后陈姓后继无人了,王、亓、李、张四姓陆续迁入。族姓之间团结友善,不分众寡,贫富强弱,和睦相处,繁衍至今。 凤凰峪村人自古就有建桥筑路兴修水利,造福后人的良好习俗。一条发源棋山的流沙河由村北穿过村中央并折向西南,解放前这条河时常洪水泛滥成灾,百姓不胜其苦。民国二年(1931年),该村曾历时两年的时间,修筑了“来仙桥”。后因年久失修,桥面出现问题,于1976年重修。民国四年(1915年)又修筑了一条东南与西北走向的“迎仙桥”。当时依靠肩扛人抬,用长2.32米、宽0.45米、厚0.4米的l6块花岗岩石板作桥面修筑而成。1989年由村委主持修筑了由西向东通往黄庄镇的交通要道主桥。2002年历时两个月时间先后修筑了通往村南居民区的两座桥,分别是“利民桥”和“富民桥”,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与人行往来。1969年动手至1970年底竣工,历时两年时间,建起了凤凰峪“哗啦泉”水库,蓄水量约6000方,直接灌溉面积400余亩。 2002年遇到百年不遇的干旱,村两委研究决定在村南水浇地集中地带,打机井一眼。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周长76米,深5.8米的大口井竣工了,直接灌溉面积150余亩,及时解除了周围庄稼的旱情。 凤凰峪村人自古就有经商的头脑,解放初期走村串户卖豆腐,炸油条的就有10余家。现在更多的人利用靠近二钢生活区的优势,干起了以豆芽、蘑菇栽培,馍馍房,家庭酒作房,肴肉铺、屠宰房、酒馆、快餐等多种经营项目。有20多人利用拖拉机、大汽车搞运输,10多人用小轿车、面的、摩的干出租。段明喜、段伦军各自办起了中型耐火材料厂,段伦义办起了烧结加工厂,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打空心砖生意的有三家,搞电汽焊、铝合金制品的也有三、四家。段明孝于2001年在村东长寿山建起了长寿山泉水厂,净化处理后,专供莱钢轧钢厂中型厂职工生活用水。 1997年在蔬菜基地以西建起了铁铜沟集贸市场,大棚面积约4000平方米,容纳摊位近千个,方便了蔬菜专业户的销售及周围人们的各种农副产品交易。 凤凰峪村人勤劳朴实,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早在1953年在村西头开阔地带,集全村之力建起了一至五年级复式小学一处。1984年将学校迁至村东环境条件较好的开阔地带,投资近10万元,由本村建筑队施工盖起了砖互结构的教室、办公室共14间,伙房、仪器室、图书室各一间,展室两间,男女厕所各一间,大门一座,校舍在当时是全村最好的建筑。 2001年10月份为学校安装了微型锅炉,安装了暖气设备,及时解决了供暖问题。2002年6月,重新修盖了校舍,新盖了幼儿教室两间,用砖铺了校院,硬化了大门外大面积路面,大大改购买了专用车,接送上初中的学生。自1978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全村共考上了20余名大中专以上学生。 凤凰峪村人勤劳勇敢,热爱家乡,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40年就被誉为保卫家乡的模范村,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国为民牺牲的就有4名烈士。 凤凰峪村在不断改善自然面貌的同时,也特别注意改善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及通信设施。在2001年就成了电话村,电话人户率达90%以上。 凤凰峪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千村民正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凤凰峪村的锦绣蓝图。凤凰峪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还有1个地名与凤凰峪村同名:湖南常德石门县蒙泉镇凤凰峪村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