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台村
导航: 首页 山东 莱芜 钢城区 颜庄镇 郭家台村
郭家台村介绍
郭家台村
郭家台村向南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西北去莱城约15公里,南与黄花店村相邻不足1公里,北至莱芜硫酸厂生活区,正西是莱芜市碳黑厂,二O五国道沿村东径直而过,南来汶河从村东顺国道东蜿蜒西北而去。全村184户,总人口493人,耕地面积288亩。 元朝末年,孙姓居此,因北岭石块层叠如板页,曾名薄板台。后由郭姓迁此,人丁兴旺,成为大户,改称郭家台,村中现有郭、黄、刘、王、孙、李、吕、毕8姓,8姓中以郭、黄、刘3姓居多。村民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繁衍生息。 解放前,郭家台村地薄人穷。土地大部分是涝洼滩,旱涝不收;全村连一幢好宅子也没有;有四分之一的农户流落到东北、山西、沂源等地逃荒,是远近闻名的“要饭村”。村中大多数人以干“煤黑子”谋生。 郭家台村1951年隶属黄花乡;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初与黄花店村、南下冶村、北下冶村、莲花池村联合为颜庄区黄花乡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颜庄人民公社,隶属颜庄人民公社颜庄管区;1984年改属颜庄办事处颜庄管区;1985年属颜庄镇颜庄管区。 解放初,郭家台村原有耕地300多亩,1974年后“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坟,围堰,治碱造田,增加耕地100多亩,人均耕地0.9亩。1970年至今,因厂矿和公路拓宽占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现人均半亩水浇田,一分旱田。70年代以前,郭家台村水源条件较差,全村只有一眼机井,灌溉条件严重不足,农作物连年歉收,只能靠天吃饭。1970年莱钢石灰石矿开工建设后,村内接上了电,打了机井,安上了水泵,加上矿上流出的废水加以利用,灌溉非常方便及时。从1994年后,村内又打了大口井2眼,配22千瓦全套水泵浇灌。 郭家台村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他们有的牺牲在战场,有的留队工作,有的转业回乡。四名烈士:吕化实在寿光牺牲,郭俊雨在泗水牺牲,郭爱群在朝鲜战场上牺牲,郭庆觉在莱芜战役中牺牲。两名荣军:郭爱科二等甲残废,王瑞贞三等残废。李周公留部队任武汉军区空军飞行大队大队长。其中,二等甲荣军郭爱科,在舟山战役负伤,为保卫祖国英勇作战,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负伤回村后,身残志不残.不怕苦,不怕累,挂着双拐,拖着残腿,兢兢业业为党为民工作,为郭家台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三等荣军王瑞贞,战争年代转战南北,英勇作战,参加过朝鲜战争,负伤后回村,在村中苦干、实干,发扬了战争年代的拼搏精神,受到村民的称赞。 郭家台村民勤劳耕作,亦深谙发家致富之道。1982年以来,一部分有见识的村民便不再仅仅依靠农业,而是把目光瞄向社会,以莱钢石灰石矿、水泥厂,莱芜硫酸厂和二O五国道为依托,积极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木器加工业、饮食服务业、车辆、电器维修业、家庭作坊等个体生产经营发家致富。 过去村内无街无道,1992年在莱钢矿方的支持下,规划了街道,拆迁了房屋,垒砌了水沟,整修了长600米、宽6米的中心大街;1995年又修建了长300米、宽8米的后大街,村中道路畅通。生产路也进行了改修,交通十分方便。现在家家通电话,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郭家台村地理位置优越,投资环境得天独厚。先后有莱芜市交通稽查站、交警颜庄中队在村北落户。2002年初,由颜庄镇政府招商引进的阀门铸造厂,现已竣工投产。郭家台确实是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的风水宝地。 郭家台人世代勤劳,诚实好客,文明达理,村风淳良。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全部]
郭家台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