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柳村介绍
-
高柳村
- 高柳,苗名“哥留”,原名“高了”,道光初年更名为高柳。其位居锦屏东南部、铜鼓西面。东邻江口,南连铜坡、火冲,西接钟灵乡的贡村、八客和大同乡的龙矮,北通大同乡的架枧、八河,辖高柳上寨、下寨、雷公寨、上朵、盘朵、高朵、盘长、项家8个自然寨,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6.8亩。距县城38公里、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2005年有12个村民小组、252户、1128人,外出打工500余人。村民以种(植)养(殖)业、林业及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 高柳,地势北高南低,四面山环,风光旖旎。背靠西北海拔800多米的高大山脊;面对东南笔架山峰;东北峰峦高耸,罗列环抱,有海拔800多米以上的“抱杆旗山”、“高岑山”、“扣框山”等山,其中“抱杆旗山”最高,海拔865米;西南高山耸峙,群峦拱卫,海拔在750—780米的山有“抱溜山”、“三佳山”、“磨掉山”。左右山岭溪涧环绕至南面交汇为锁口,使其住地形成高山上一个天然的“小小盆地”。高柳下寨就住其间,海拔685米,其右侧有10余亩稻田小坝,北角是一道600多米长的山谷,高柳上寨就居住在这深山峡谷里,比下寨高15米,上下寨相距30米。高柳住地山清水秀,有民歌道之:“高柳是个好地方,山环水绕好风光;东南西有歇气坳,人才靠出好山庄。” 高柳,因地处高山僻壤,远离集市,与四邻村寨相距五六公里且为下坡山路,住地为周围村寨最高,故始名为“高了”。据老人说,道光前,高柳是一片原始森林地带,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村子四周古树参天;寨侧溪畔柳树成荫,猛兽时常出来伤人,加上地名原因,一些姑娘闻名摇头不愿嫁到高柳,致使村里有些年轻汉子难寻到如意对象,甚至终身打光棍,村民为之叹息。至道光初年,一村民请来一地理先生择地葬母,寨上有几位老人与其在凉亭闲聊,谈及高柳年轻好汉难觅对象之事,并要求其将“高了”之称更名,地理先生听后不禁怜悯起来,沉思片刻,见溪边绿柳成荫,便触景生情,把“高了”更名为“高柳”,其喻意是:高柳位居得高,视野宽远,象春天的柳树焕发新枝,欣欣向荣,万象更新,事事称心。从此,高柳走向了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局面,应验了那地理先生的贵语吉言。 高柳村民依山而坐,傍水而居,或居山麓岭腰,或坐冲毫田边。村内聚居着侗、苗两种少数民族,有龙、向、杨、朱4姓,龙、朱2姓为苗族,向、杨两姓是侗族。龙姓到高柳最早,于明万历10年(1582年)从偶里迁入定居;向姓次之,于明万历初年从湖南省黔阳安江迁入贵州锦屏后至黎平,明崇祯末年由黎平徙入高柳。2005年,龙姓有79户;向姓有160户;杨姓有12户;朱姓有1户。 高柳,自龙姓始辟定居迄今已有420多年历史。民国前隶属湖尔副长官司、铜鼓卫、黎平府。民国15年(1926年),锦屏县将乡镇规模划小,百户以上村落设乡,高柳因而曾设为高柳乡,属第二区管辖(当时的第二区辖:铜鼓镇、高寨乡、花桥乡、大同乡、稳江乡、铜坡乡、高柳乡、乌坡乡)。民国31年(1942年)至1953年3月隶属大同乡政府第三保,是第三保置地。1953年4月至1958年12月隶属铜坡乡人民政府。1958年12月至1961年10月隶属铜坡管理区。1961年11月,敦寨、铜坡两个管理区及龙池管理区的者屯、地步大队等合并成立亮司公社,高柳属亮司公社管辖。1962年5月撤亮司公社建敦寨公社,高柳属敦寨公社管辖。1963年1月铜坡管理区从敦寨公社析出成立铜坡公社,高柳隶属铜坡公社。1968年11月铜坡公社并入铜鼓隶属铜鼓公社。1970年4月铜坡公社从铜鼓公社析出恢复铜坡人民公社隶属铜坡人民公社。1984年3月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隶属铜坡乡人民政府。1992年2月撤区并乡,高柳随铜坡乡人民政府并入铜鼓隶属铜鼓乡人民政府。2001年8月铜鼓乡更名为铜鼓镇人民政府后高柳隶属铜鼓镇至今。 高柳村民在创建自己家园的历史长河中,遭受过难以忘却的灾害。民国13年(1924年甲子岁)高柳下寨发生火灾全寨化为灰烬。民国14年(1925年)遭遇大旱灾耕种无收。次年,因连遭火、旱两灾,村民缺粮饿饭,饿死30余人。1953至1954年发生“天花病”和“麻脚瘟急性病”,死小孩40多人、大人20余人。 高柳龙、向二姓经几百年的生息蕃衍,人口不断增多发为大族,而住地山多田少,稻田分布于较远的山冲,耕种十分不便,因此,龙、向二姓后裔有迁距高柳五六公里远的山冲溪畔、田边地角定居耕种。清乾隆初年有上寨向姓福春之后裔朝乐等迁往距高柳6公里远的鬼鹅寨(今江口村的向家寨)定居耕种、管理江步。1969年有:上寨一组向姓13户徙居行们(今上朵冲);下寨三组龙姓6户、向姓4户、杨姓1户迁居盘长。1979年有:上寨一组向姓8户迁居高朵;二组向姓7户迁居盘朵;下寨四组龙姓9户迁居项家。龙、向二姓后裔外迁居住使高柳村的自然寨由解放前的3个增至8个。 高柳,民族传统节日丰富且独特。村民一直沿袭过的主要民族传统节日有:三月三甜藤粑节、四月八乌米饭节、五月十五大端午吃粽籽节、六月头卯尝新节、七月半祭祖节、九月九日重阳吃芝麻粑节。其中:“六月尝新节”是龙姓较为热闹的节日,次之是“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重阳”3个节日;向姓过得最隆重的节日是“七月半”,次之为“三月三”、“四月八”、“五月十五大端午”、“九月九重阳”4个节日。在节日里,大多数男女青年去玩山娱乐,通过玩山赛歌交友、谈心结伴,寻找自己如意的对象。 地灵人杰的高柳,十分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着较为悠久的文化和办学历史。乾隆47年(1782年)向姓62户捐银49两5钱在上寨锁口始建书房。嘉庆10年(年)、13年(年)、光绪13年(年)、1996年8月先后4次对民书房进行修整,从兴办到整修均有碑文记载,1987年10月列为县文物保护之一。民国初年改建为三间木房学校(小学堂)。民国21年(1932年)开办私塾。民国24年(1935年)开办“短期小学”,是当时全县开办的14所“短期小学”之一,“短期小学”实行免费教育,经费由省拨专款,学生课本、笔、墨均由学校免费供给。民国29年(1940年)1月“短期小学”改为国民学校。1952年改为公办初级小学,学校置现在新建的砖混教学楼前右侧,跨溪而建。1966年县教育局支助部分资金在现在新教学楼处建两层五间及带两个耳房形为“凹”字的木质学校。1978到1998年上朵、盘长、盘朵分别先后开办教学点。2005年国家拔款、群众集资、干部捐资,撤除旧校在原地新建砖混结构教学楼,于10月竣工启用,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三层9个教室和3个小办公室,总投资28.5万元。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培养输送的人才不断增多。解放前有庠生向於清,有国立榕江师范毕业生向昌廉、向昌贤。解放后至1976年有中师生向成吉、向家奇。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至2005年,全村有大中专生61人(女13人),其中:大学本科生15人(女3人)、专科生12人(女4人),中师生13人(女4人),中专生15人(女4人)(具体见“大中专人才表”)。为多出人才,村民委规定从2000年起对高中生考取大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每有一名考取大学奖现金50元。2005年有在职干部35人(女8人);有在校大专以上学生9人(女3人);有退休教师6人、干部3人。在几十个人才中,有正县级干部3人、正科级干部6人。 高柳,偏远高寒,山多田少,林业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而,村民在重视“树人”的同时,很重视“树木”。村方园五六公里远的山坡上建造有很多林场。19年造有杠豪村林场亩。1988年造有岑顺联户股份制林场700亩。199年造有岑项家板栗、杉木联户林场亩。1985年以来农户历年在各自责任山中造林共2000余亩。2000年以来造有平开、谷板开、归器等个体林场共1093余亩。2003至2005年造林:退耕还林300余亩;山核桃林250亩;植被恢复林400亩;荒山造林260亩,共计1200余亩。森林覆盖面积得到不断扩大,给高柳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柳,0前,基础设施及村民的思想意识一直十分滞后。村民用石臼舂米、松槁照明,炸油是通过人力推拉,在高柳上寨锁口脚和下寨寨前左边路口分别建有加工核桃、茶籽、桐油籽的炸油房。1978年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扶贫攻坚政策力度的加大,高柳的照明加工用电、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交通、信息闭塞的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2年村民投工投劳、出售村林场杉木架设高压线,1994年2月解决照明用电问题。2003年得到农网改造,实现照明、加工、文化生活电气化。1995年5月用“以林换路”方式出售村林场80余亩杉木价值24万元,开始兴工修筑高柳至铜坡公路,因组织管理不善,只修到距高柳1公里多的良柳坳就停工。2002年冬县扶贫办资助8万从上朵冲屋背改道下朵冲出铜坡溪口,长3.47公里,2004年季秋铜坡至高柳通村公路顺利建成通车,同年上半年建成村民委综合办公楼。2005年,冬接通程控电话、建成人饮消防用水池和高柳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从此,高柳结束了用松槁柴煤油照明、肩挑背驮和通讯闭塞的历史。 高柳,山高水高,夏无酷暑。在高柳上寨的西边坡麓,有一口古井,一年四季涌喷不涸,其泉水,夏天凉若冰水,清甜爽口;冬季,温如热水,可直淋浴。饮用过其水质清凉井水的人,无一不赞之为山村最好的矿泉水,因而,到高柳的人如不饮这口井的水则为憾事。夏天,高柳林荫风爽,空气清新。夜幕降临,清风徐来,凉爽宜人;晚上入睡,不需蚊帐,安稳入眠。所以,夏天的高柳是人们避暑度假的好山庄。 四百多年的高柳,经村民一代又一代勤劳开拓、艰辛创建,至2005年,村容寨貌、村民思想觉悟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变。但是,目前的高柳,仍处于自然环境条件差、发展经济困难多、村民经济收入低的局面。不过,高柳村民有党委政府的关心支助,有几百年的创建经验,一定能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改变落后面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途中迈向小康之道,挤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列。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