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双村
导航: 首页 贵州 黔东南州 黎平县 雷洞乡 牙双村
牙双村介绍
牙双村
牙双村位于雷洞乡驻地东北15公里。地处高山坡塝峡谷,住地陡峭海拔550米,东抵广西,西接德丰村,南与细仪村交界,北同培福村毗邻,1992年撤并建立以前的牙双小乡政府所在地,辖牙双、霞育、岑丰、务占4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269人,1227人,主要以侗族聚居为主。以石姓和杨姓居住为主,伴有吴、欧、李等杂姓。 全村国土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3亩,其中田面积622亩。农业生产水稻、茶叶等,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宝石加工和外出务工,1985年牙双村人均收入231元,2004年人均收入1250元。加工业主要以宝石加工为主,宝石加工在牙双村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规模,是牙双村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2年仅宝石加工就为群众创收56万元,2003年创收60万元,2004年创收65万元,2004年被乡党委命名为“经济强村”。 村内建有村级完小一所,2010年有教师9人,学生18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100%,辍学率0%,升学率100%。 牙双侗族民风民俗浓郁,民间大型文体活动主要有踩歌堂等。主要传统节日以“十月十二”为主,信奉女神“萨”,每逢单年正月初八日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即“四十牙双”圣母节。活动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活动三到五天,小的活动一到三天,因天气变化而异,主要活动内容即:男女青年身穿节日盛装,男扮妇、女扮男,装成“变姿”耍出一些武术及一些滑稽的动作,以示节庆。同时吹芦笙、踩歌堂等文体活动。 牙双寨建寨到底有多长时间,无从考究,“牙双”这个寨名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说过去的牙双寨居住在“宰告”,有一户人家养一对鸭子,天天跑到对门的小山包生蛋、孵仔,于是人们认为那里肯定是个风水宝地,就搬迁到那边定居,“牙双”即“鸭双”之意。又说牙双寨居住地是虎形山,寨子在虎嘴的两只虎牙中间,也就是谓“牙双”之本意了。 牙双村与广西交界,是贵州南下“两广”的交通要道,地处坡塝峡谷,住地陡峭,地势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兵家自古以来的必争之地。20世纪40年代,由于军伐混战,造成民不聊生,当地土匪又非常猖獗,当地群众为防范外来入侵和当地土匪掠夺,在寨外进寨的主要路口筑起坚固石门,以防外侵。据说当地土匪头子杨国运(广西平流人)几次带上匪兵数百人入侵牙双都未成功,而且还死伤损失惨重。从此,杨国运非常记恨,同时也为了养活自己的匪兵,千百万计想攻打牙双寨,作为自己的匪窝。其中牙双寨有一个名叫“报甩”的年青人,非常惧怕匪头杨国运的淫威,后来投靠了土匪杨国运,由于报甩是本地人,本寨的地理位置了如指掌,1946年8月16日带头把土匪从一条牙双民众不防备的小道半夜入侵,全寨群众奋力抵抗,由于土匪的武器先进,而且非常残忍,当时有3名民众丧生于土匪的枪下,全寨民众只得扶老带幼撤出寨外。如今,寨外的石门依然保存完好,当你站立于石门前,你的思绪不由得回到几十年前,耳边仿佛还在回荡着牙双民众精诚团结、热爱自由、流血抵抗外来侵略荡气回肠的悲壮之歌! 牙双寨主要过农历“4.8”节日。相传“4.8”节日还有一个来历,远古以前人与万物生灵语言互通,而人是万物生灵之首;一次,人求牛为自己拉犁种田,牛极不情愿,为推脱找一个借口,如果人愿意吃牛的大粪,牛就帮人拉犁种田,人非常精明,自有办法对付。人从山上采来一种带有清香味树叶打烂用水泡后过滤,用过滤后的水来泡糯米,等糯米泡胀后,用火蒸熟,成一种乌黑发亮的糯米饭,与牛粪非常相似。人就吃黑米饭来当牛粪骗牛,牛也无法可说。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在这一天,无论农活怎样忙,牙双一带的民众都停下农活,准备丰盛的饭菜,蒸黑米饭,互相宴请,以此表示对牛的感谢。 [全部]
牙双村特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