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
导航: 首页 甘肃 庆阳 庆城县
庆城县介绍
庆城县
庆城县(原名庆阳县),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5镇10乡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庆城古为禹贡雍州之地,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祖国医学鼻祖岐伯的桑梓,是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和大书法家米万钟的故里,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 庆城主要资源为“一黑一绿”。“一黑”指石油和天然气。庆城是长庆油田原油主产区,年产量110万吨,加工原油100万吨,油田作业区遍布全县。“一绿”指苹果、黄花、白瓜籽仁等各类农产品。黄花菜被国家经贸委定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赤诚”牌红富士苹果获部优产品。苹果、黄花面积分别达到19万亩、14.1万亩,优质牧草达到38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7234户。2001年该县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县”。庆城是陇东最大的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特色农产品年出口创汇突破2600万美元,其中白瓜籽仁出口量占全国的78%。县内有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长庆分公司、中油集团庆阳石化公司两个大型企业和西川大量的油田闲置资产,为发展地方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进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城和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有了提升。周祖陵森林公园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森林公园,2006年通过了国家AAA级旅游景点认证。 2005年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居全省14位,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15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2位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8亿元,财政收入2.55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32亿元。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全省排位,由“九五”末的第22位,跃升至2005年的第14位,前移了8个位次。2004年获“全省基层基层组织建先进县”,2006年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行政区划 庆城县辖5个镇、10个乡:驿马镇、卅铺镇、马岭镇、庆城镇、玄马镇、熊家庙乡、赤城乡、白马铺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翟家河乡。县境内有:葛崾岘办事处、王塬良种场、大岔牧场、牛家岔牧场、蔡口集林场、马岭苗圃、子房沟园艺场、周祖森林公园。 历史沿革 汉设郁郅县,宋改名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4年改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 2000年,庆阳县辖4个镇、15个乡:庆城镇、马岭镇、驿马镇、三十里铺镇、熊家庙乡、赤城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冰淋岔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玄马乡、霍家河乡、蔡家庙乡、葛崾岘乡、白马铺乡、安家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89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驿马镇24568三十里铺镇30601马岭镇53336庆城镇55121熊家庙乡8707赤城乡15628白马乡13842桐川乡11278安家寺乡11560太白粱乡6447冰淋岔乡5835土桥乡6455蔡口集乡5750高楼乡11133南庄乡10917玄马乡21321翟家河乡7145蔡家庙乡11504葛崾岘乡7781 2004年,全县辖5个镇、14个乡。 资源环境 庆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现有长庆油田和中油庆化集团公司两大企业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近年来在南部塬区几个乡镇探明的油气资源相当丰富,为使庆城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兴石油城创造了条件。庆城县土特产资源质好、品优,盛产的“庆针”牌黄花菜畅销海内外,“赤诚”苹果、马岭黄酒、中药材、白瓜籽仁、甘草酸铵等产品,荣获省优名牌产品。其中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优秀农民企业家工维江创办的泰和土特产品贸易公司加工营销的白瓜籽仁占到全国总量的70%,苹果、黄花菜、梨枣、草畜等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农户每年从产业中获取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坚实基础。 县区经济 截止2003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4.5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74亿元.增长25.3%;规模以卜丁业增加值4520万元,增长24.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亿元,增长37.4%;农民人均纯收入1596.3元,增长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021.6元,增长8.6%,农村经济紧紧围绕“两个增收”和“强县富民”的目标,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商品意识,粮食产量达到9.9万吨,创历史新高。农村果、畜、草、油四大支柱产业呈现大规模扩张,退耕还林、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科技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观。 工业化进程整体推进。坚持把工业突破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突破口,紧紧依靠石油和农副产品两大资源优势,做好“一黑一绿”两项产业;努力提高地方丁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力。目前,境内有资产过亿元的大型企业9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1户,过千万元的32户,过百万元以上的147户。其中:泰和土特产品公司、宝源公司、居立门业等企业产品畅销悔内外,成为工业突破战略的巨型航母。 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商贸流通着力培育二大经济区块,加大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已初步形成驿马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年加工农副产品上万吨,交易额达2.87亿元,出口创7700多万元,成为陇东名副其实的“早码头”;庆城商贸流通区以强劲的区位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成为北部三县商贸物流中心;凹/,J经济开发区积极吸引油p1单位创办三产,充分利用油田闲置资产兴办企业,形成了以石化、建材、商流为重点的经济协作走廊。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规模逐年扩大,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突破所有制结构,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个体户发展到5319尸、民营企业159户,经营领域已经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力‘面,民营经济产值达到3.4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共建,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年内共实施科技项目19个,全县科技示范园累计达到41处,示范面积4.96万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四制”改革平稳运行,高考进线同比增加300人;普教、扫盲下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卫牛事业在突如其来的“非典”考验中稳步发展,并借助国家、省地的支持.使城乡卫生医疗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乡文化生活口趋活跃,文化工作借“香包节”、“四交会”,成功举办了公祭周祖、岐伯圣景落成典礼和岐伯中医学术研讨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竞技水平有了提高¨“播电视工作完成了广电宽带网建设.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计划生育工作:重新摸实底子,落实四项手术,环孕情服务和基层基础管理取得了新成效;环境质量和市容管理有所改善;土地管理盘活资源,规范用地;人事、劳动、物价、质监、安全生产、气象、残疾人保障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空前繁荣。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硬件”,美化投资环境,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以北区开发为突破门.拉动了全县城镇建设规模,年初敲定的北区开发11项重点工程基本完成。12条街道铺油罩面,统办楼主体,庆华小学,张家沟路坝工程,绿化、亮化、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如期完成,金凤苑职工住宅区和电力职工住宅在建。县城改造、东壕和莲池商场建设全面竣工,旅游开发建设迅速。投资680万元,完成岐伯圣景、烽火台、钟鼓楼、帝系王风大牌坊建设,周祖森林公园人围省级旅游网络,知名度明显提高。这一切不仅增添了城巾现代气息,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为扩大庆城知名度,招商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旅游风景 书艺瑰宝黄公碣 在庆城县博物馆的石刻展厅内,展出了数十通四体皆备、风格各异的石刻碑记,其中署名《云亭宴集》的诗碑,令观众拊掌称奇,寻芳恨晚。诗云: 江静明花竹,山空响管弦。风生学士麈,云绕令君筵。越馀百生聚,三吴远接连。庖霜刀落绘,执玉酒明船。叶县飞来舄,壶公谪处天。酌多时暴谑,舞短更成妍。惟我孤登览,观诗未究宣。空馀五字赏,文似两京然。医是肱三折,官当岁九迁。老夫看镜罢,衰白敢争先。 这通诗碑,铭刻着北宋黄庭坚的诗篇和书艺瑰宝,是明代嘉靖戊午年,分守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风勒石摹刻的。原置庆城西街考院内,1954年移置鹅池空同阁,1985年藏入博物馆,为甘肃著名的一通诗碑。 黄庭坚(1045年一1105年)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绍圣初,知鄂州。后因得罪章悼、蔡京,贬宜州,卒于任所。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同出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工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论诗标榜杜甫,提倡“奇胎换骨、点铁成金”;影响广远,开创了江西诗派。又能词,尤擅行、草书。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瘗鹤铭》。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及草书《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一贯主张诗词创作要以超轶绝俗为高标。在《跋东坡乐府》中,他称赞苏词:“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段话代表了他一贯的审美趣味。这首《云亭宴集》的意境与格调,正体现了诗人这种高华超逸、不落尘俗的审美理想。另外,他在诗歌创作中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因此,山谷诗词用典颇多,书卷气甚浓。这首诗虽也多处用典及化用前人诗句,但诗句之间却缓缓流布着一种典雅优美、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气息。 这通《云亭宴集》诗碑,不但诗句优美,而且书法艺术也达到了较高的境界。通篇书法是在爽朗、洒脱、豪壮的节奏中进行。运笔的圆、挺、硬,表现出作品气势与力量的完美结合。虽为碑刻,但刀刻斧凿却掩盖不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一种本乎天性的真情。行笔的疾徐、点画的提按、结体的开张与揖让,都在独创的书艺风格中显出精深与博大的一面,是作者真实心灵的自然坦露。 人们观赏珍贵的陇上金石奇葩,无不为黄公“点铁成金”的诗意和“纵横奇崛”的书艺所感染,更加激起我们对先贤的敬仰和追念。 声震八方慈云钟 在庆城县城西南角,有一座意韵隽永、极具魅力的古典建筑艺术,已成了街肆之中富有生机的“点睛”之笔。它就是远近闻名的慈云寺钟楼。慈云寺几经改建,现已成为博物馆的住所。巍峨的钟楼以其独特的阅历,婷婷玉立于如今高楼云集的丛林里,深沉地观望着这个城市的变化,吸引着无数游客登临观光。 钟楼坐落在两层10多米高的石砌基座上。一层基座东西北三面有厦房环卫,南部为宽阔的月台。在月台北部有一券形门洞,进门左折,攀登陡峭的石梯,便登上了2层基座。只见8根大木柱矗立在石基之上,支撑着青灰色的歇山式楼顶。顶饰飞檐回环,鸱吻俯仰对峙,筒瓦板瓦上下扣连,附有兽纹的瓦档、滴水组成连续图案,簇拥着楼檐四周。楼内,有一口周可3人合抱、径逾2米、重达4,000公斤的偌大铁钟,在二龙交蟠钮的连接下,高高悬挂于楼中横梁之上。读其铭文,方知此钟铸造于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至今已800岁了。它不仅年高寿长,而且其上有古印度的悉昙文字和汉文数千字,是庆阳历史沿革的佐证,也是研究古代中印语言文字和金代冶炼技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因此,这口铁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已成为祖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铁钟,又称梵钟,原为慈云寺院报时集众敲打的法器,渊源于印度祗园精舍无常堂悬挂的颇梨钟,在我国自古即有制作,而大兴于北周时期。关于慈云寺这口铁钟的来历、钟楼的建造,在庆阳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在马莲河上游的川道里,住着一对同胞姐妹。姐姐喜欢穿一身黄衣裳,妹妹喜欢着一身黑衣。虽然二人衣着不同,但都长得貌妍如花,肤洁如玉,而且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不论上山砍柴或下河挑水,那优美的歌声、动听的音符,时常飘荡在川原谷地,引逗得百鸟止鸣,众人驻足。不料,姐妹俩的才貌被当地官兵知晓,顿生歹意,立即派随从前去抓获。姐妹二人不愿落人魔掌,即双双跳河自尽,化为两口大钟,姐姐为铜钟,妹妹为铁钟。两钟顺河漂流而下,相撞之声好似在唱:“叮叮当当,叮叮当当,你去宁州,我落庆阳。”当两钟漂流到庆州古城南马莲河口时,铁钟就留在了庆阳,而铜钟继续南下,落在了宁县。 庆州知州见天赐巨钟,忙召集民夫修筑钟楼。钟楼修好后,楼台很高,偌大的铁钟一时无法运上楼台,.急得知州抓耳挠腮,日夜坐卧不宁。突然,从巷道中过来一位须眉皆白的长者,知州彬彬有礼地向他求教,那长者叹息道:“唉!土都壅到脖子根的人了,我还能有啥法子。”话音刚落,飘然而逝。知州惊愕过后,心有所悟。连忙指挥民夫挑土堆坡,用“土壅”的办法将庞然巨钟移上了楼台。 这个神奇的传说故事,虽然不具备史实,但却有文学的真实,是古老的庆州人民对大钟的钟情创作。它原作为慈云寺的附属建筑,历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直至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浑然不觉之间,一晃就是800多年。在6个朝代、数百年的每一天的特定时辰里,从朦胧的拂晓到沉静的夜半,悠扬厚重的钟声,一波一波自庆城传播到40华里之外,震撼着牛群般的山山岭岭,摇曳着四面八方婆娑的树影,不时传人深窑敝屋的百姓耳中,提醒、催促、鼓舞着庆阳人去面对生活中的艰辛,去追寻生活中的乐趣。他们随着钟声的喻示,让文化一代代延续着,让人们顽强奋斗着。与时俱进的社会思潮逐渐改变了古钟的作用。到民国初年,利用慈云寺的院落,这里办起了第一所完全小学,这口古钟原有的社会功能随之淡化,一变而成为师生们上下课的号令。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老骥伏枥的古钟又发挥它的余热,充当了0庆阳党校和每年三级干部会的集众使者。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座钟、怀表、手表、电子表渐渐地进入千家万户,带在了人们的手腕上,这才使古老的铁钟光荣“退休”。在安享天年的同时,它宽容地让天真的晚辈在膝下尽情嬉戏,让外来宾客辨识自己身上深奥的文字。 以下地名与庆城县面积相当: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内蒙古乌兰察布丰镇市江西吉安永丰县广东梅州市丰顺县四川资阳安岳县四川达州达川区湖南衡阳衡南县黑龙江绥化青冈县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四川绵阳江油市福建龙岩新罗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 [全部]
庆城县特产列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