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
导航: 首页 青海 海南州 共和县
共和县介绍
共和县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1990年人口12.79万。有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秦汉为羌族游牧区,412~663年建第一个封建王国。1929年设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青海南山、日月山、鄂拉山等山地。属高原亚寒带气候,1月均温-14℃,7月均温18.3℃,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矿产资源有铜、白云母、铁、铅、锌、油气、大理石,其中大理石贮量15亿立方米。经济半农半牧。 牧产牦牛、犏牛、绵羊、马、骆驼,农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其中畜产品属青海省之首。有绒毛、皮革、食品、建材、轻工等工业。公路通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西宁市。日月山下的黑城,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住宿处。青海湖、龙羊峡水电站库区为游览胜地。 县人民政府驻:恰卜恰镇。邮编:813000。代码:632521。区号:0974。拼音:GongheXian。共和县辖4个镇、7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塘格木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铁盖乡、廿地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境内有:哇玉农场、湖东种羊场、巴卡台农场、安置农场。 农业牧业 共和县是一个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1814万亩,六十年代初为全国拥有百万牲畜大县之一,是青海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年产肉类9000余吨,牛羊皮30余万张,牛羊绒200余吨。2004存栏各类牲畜138万头(只)。 黄河流经县境内90公里,河谷地和小块农业区拥有耕地16.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马铃薯、蚕豆和油料作物,兼种大麦,燕麦等。 自然资源 全县常年有水的河流,沟道195条,总流量为23.O7立方米人/秒,年平均流量大于0.15立方米/秒。县境内有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县内温泉均集中于恰卜恰河下游,已探明水温高于23c的有12处,最高的水温为43c。现已开发龙羊峡镇境内的麻尼磨合北山湾热水游泳娱乐项目。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储量2.16亿立方米米的花岗岩矿,主要有石棉红、五莲花等品种;有储量10亿立方米的大理石矿,主要有汉白玉。墨玉、墨白花、龙卷云。雪花白等10多种。另外还有铁、铜、镍、铅、锌,金、砷,白云母、石灰岩,水晶等矿种。切吉牦牛沟金矿贮量达4438吨;倒淌河铜镍矿矿石贮量达50万吨。 共和县全境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日照时数达2670.4---3036小时,平均日照率达60%---69%,每天平均日照6.2%---9.4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65.5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环湖地区风能资源县有较大开发价值,年平均风速3.5米/秒,储量550千瓦小时/平方米,可利用储量540---680千瓦小时/平方米。 境内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鄂拉山区,青海南山和哇洪山等地,主要有马鹿、麝、猞猁高山雪鸡等,其中高山雪鸡被国家列为三类保护动物,中草药植物繁多,共有224种,资源量约为58117.42万吨,主要有羌活,大黄,甘草,麻黄,秦艽,雪莲等。 旅游观光 共和县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淳朴,草原景色优美。有“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之称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巍巍日月山,有高原之称的青海湖,湖内有鸟岛,还有三块石,二郎尖、海心山等岛屿,湖滨建有藏族风情特色的151账房宾馆。 此外,还有雄伟壮观的龙羊峡水电站以及龙羊峡库区人工湖,区沟地下温泉,委曲沟度假村等旅游景点。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2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479元。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汉属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建都“伏俟城”。唐属吐蕃地,宋属厮,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清属西宁府、贵德厅。民国元年(1912年)归西宁、湟源2县,1929年从西宁、湟源2县析置共和县,直属青海省。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共和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 2000年,共和县辖1镇、12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9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恰卜恰镇30833恰卜恰乡8124廿地乡3967沙珠玉乡6173英德尔乡4232铁盖乡5774曲沟乡7161东巴乡3987倒淌河乡11336江西沟乡5504黑马河乡4490石乃亥乡6038切吉乡8142龙羊峡虚拟镇3258塘格木农场虚拟乡2955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共和县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倒淌河乡,设立倒淌河镇。2001年底,全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2001年底,共和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个村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9个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铁盖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巴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曲沟乡 驻麻尼磨台,辖11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地乡 驻廿地村,辖5个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大包,辖4个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吉乡 驻东科,辖8个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 2003年底,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10个居委会、93个村(牧)委会。人口122845人。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居民委员会),9个村(牧)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1个居委会(倒淌河居委会),9个村(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龙羊峡镇 驻龙羊峡,辖2个居委会(龙羊峡镇第一、第二),13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黄河村、兴龙村)。 铁盖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巴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村(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牧)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地乡 驻廿地村,辖5个村(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村(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村(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达仓,辖4个村(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吉乡 驻东科,辖8个村(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2005年,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英德尔乡、铁盖乡、廿地乡、东巴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 2006年8月,共和县撤销英德尔乡,设立塘格木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原塘格木农场场部所在地塘格木,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东巴乡,并入恰卜恰镇。 以下地名与共和县面积相当:内蒙古呼和浩特西藏阿里噶尔县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山东临沂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五堡乡湖北黄冈市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旗广西崇左黑龙江黑河逊克县吉林白山市贵州黔西南州新疆昌吉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全部]
共和县特产列表